为助力旗(县)级初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由我校承办的“国培计划(2025)”——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中学优秀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自11月1日启动以来,已顺利推进至中期阶段。在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中,参训教师通过专家授课、跟岗实践等多元形式,沉浸式汲取教育教学智慧,专业成长成效初显。



培训首周课程内容丰富多元,兼顾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精准对接一线教学需求。11月3日,内蒙古师范大学王志强教授聚焦“基于语义理解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通过《背影》《春》等经典篇目案例,演示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字表层深入语义内核;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贾娜,聚焦中考动态与课堂教学,分享了自己对初中语文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几点思考,内容涵盖作文教学策略及核心素养培养,详解从课标解读到课堂落地的全流程;内蒙古工业大学李向阳教授主讲心理测量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指导将其结果用于学生心理评估与干预,助力心育工作精准落地。


11月4日,我校语文教研组举行跟岗实践见面会,会议由教研组长于海斌主持,于老师详细介绍了教研组概况,周密安排了本次跟岗实践任务,并以“木铎之心,素履以往”为主题作了精彩的教研工作汇报,见面会后于老师以“我思故我在——做终身学习的语文教育者”为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在学习中精进;辽宁省特级教师白云阁的两场专题讲座赋能跨学科心育工作,精准提升了心理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让在场语文教师直呼干货满满,解决了日常教学的大难题。



后几日,专家讲座持续发力。11月5日,内蒙古师范大学任晓彤教授聚焦新课标背景,深度剖析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为初中教师量身打造,课程助力一线教师提质增效,开启语文课堂新篇章;呼市十九中郭艳霞老师聚焦心理课堂,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国家职业资格高级考评员吴作民做“守护心灵 播种幸福——心理教师的自我关怀与幸福”专题讲座,引导教师在守护学生心灵的同时,学会滋养自身、感知职业幸福,助力心理教师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心育工作。

11月6日,我校于海斌老师开展了题为“默默耕耘 不畏浮云——我的语文教学再思考”的专题讲座,以生动的教学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与挑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与反思,既有对传统教学的传承与坚守,也有对新课标下教学变革的探索与思考。


11月7日,我校校长刘绪才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时,号召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强调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下午,著名学者李淑章教授做专题讲座,李教授以渊博学识溯源文脉,旁征博引解析文化精髓,字字珠玑间尽显大家风范。

观摩研讨环节同样精彩纷呈。11月5日下午,名师崔秀娟主讲《散步》示范课。课后,崔老师详细阐述了从“文本”到“生本”再到“人本”的匠心设计。评课现场氛围热烈,思维的碰撞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收获颇丰,有效促进了教师间的经验共享与专业成长。





一周的培训收获颇丰。中期过后,培训将重点推进跟岗实践、交流研讨、优化设计等环节,持续深化培训成效,助力参训教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为内蒙古旗县级初中教育质量提升注入新活力。(文/齐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