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联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装备技术中心,于呼和浩特市共同开展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及校园绿色低碳项目的调研工作。我校教师朱子睿作为代表,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高中教学的实践与成效分析”的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学校在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方面的创新举措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果。

报告中明确,作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载体,推动高中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育人转型。学校通过“资源整合—情境创设—深度探究—成果创生”的教学路径,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养。

报告重点展示了语文和化学两大学科的应用案例。在语文教学中,以《复活》与《大卫·科波菲尔》等名著对比阅读为例,依托平台构建“文本+音频+视频+工具”资源矩阵,开展“成长视域下的精神蜕变”主题教学。实践显示,学生整本书阅读完成率显著提升,对名著的“乐读”比例从28%增至68%,深度分析能力明显增强。化学学科则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融合历史、地理、艺术等多学科内容,借助平台资源推动学生建模能力与科学素养的协同发展。此外,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数学教师张荣坤的“数学建模活动:描述体重与脉搏率的关系”课例成功入选,体现了学校在课程设计与教师发展方面的扎实成效。

朱子睿进一步总结了学校平台应用的四大创新亮点:资源整合创新、教学路径创新、评价体系创新以及跨区域资源共享机制。学校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引入AI课堂行为分析,实现精准教学;通过送教下乡、跨省交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传播与应用。
此次报告充分展现了内蒙古师大附中在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方面的先行探索与示范作用,获得了与会专家和同仁的高度认可,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贡献了附中智慧与力量。(文图 | 丁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