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自治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在线教研活动——呼和浩特市专场展示在我校举办。活动由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王慧主持。
本次在线教研活动由基础教育各学段的三所学校分享交流了自治区课程建设实验校课程建设实施情况及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案例,旨在展示呼和浩特教育团队在课程建设领域的创新做法及成果,活动全程通过内蒙古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程直播,全区资源共享。

我校教师发展与科研中心负责人白汇民作题为“‘五线’共进,打造卓越”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我校以国家课程为主线、校本课程为辅线、学科实验和探究实践活动为串联线、社团活动、课后服务及课外实践为驱动线、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汇总线构建的五线共进课程体系的实践经验,展示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
在跨学科项目化教学展示环节,我校地理组教师史利杰带来《项目化引领下的地理跨学科融合课》的案例分享。课程通过融合地理、物理、生物、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开展城市热岛效应等研究项目,展现了高中阶段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模式。

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郭瑞老师呈现了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实践案例《制作简易杆秤》,该案例以八年级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形式展开,有机整合物理、数学、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呼和浩特市食品与医药卫生学校陈洋老师展示了职业教育领域的案例《“慈心软语”健康纸杯蛋糕的设计与制作》。该案例将食品营养学、老年护理学、美术设计等学科深度融合,通过为老年人设计适老化食品的真实项目,彰显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实践价值。


本次活动特邀上海复育教育研究院课程中心主任骆东芳担任点评专家,骆老师对分享内容进行了线上指导点评,以专业视角和独到见解,为学校的课程建设及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工作把脉问诊。
本次展示活动通过"高中实践引领+义务教育创新+职教特色发展"的全学段立体化呈现,全面展现了呼和浩特市在深化课程改革、课程建设、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内师大附中做为自治区课程建设实验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专家的宝贵建议转化为行动指南,立足校情学情,深化课程融合创新,共同推动呼和浩特市课程建设向更高质量迈进!(文|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