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动态

我校学子北京研学行(二):红楼芳园拾韵 紫禁宫城涵魂

[日期:2025-07-19]     点击:[]次    


近日,在北京研学的我校2025级英才计划“1+3”贯通培养实验班学子,于大观园寻迹红楼诗境,在紫禁城叩问历史回响,完成了一场贯通文学与历史的深层对话。

学子们踏入北京大观园,这方园子仿若自书中悄然浮现,从翠竹掩映处的曲径通幽,走到怡红院看雕花繁复,其中芭蕉翠绿,舒展于粉墙之下;到潇湘馆看茜纱窗格,竹影婆娑,飞鸟隐匿在阴凉中,听清脆啼鸣自竹林传来;又到稻香村望低篱黄墙的古朴野趣;再去看蘅芜苑的山石重叠,藤萝满布,奇花异草的鲜美和省亲别墅的玉石牌坊,雕梁画栋——这不再是纸上的楼阁,而是文学魂魄栖居之地,是文学照进现实的一刻。

紫禁城如一幅徐徐铺展的煌煌画卷在眼前展开,朱红的宫墙与金黄的琉璃在苍穹下闪耀着亘古的光芒。朱门如旧,铜钉浸着五百年霜色。桥上卧波,影碎成鳞,映着飞檐一角,恍若前朝未醒的倒影。太和殿高踞地面之上,重檐如云,金砖漫地,日晷斜移,又至乾清门,高墙窄巷,空廊寂寂,空灵安静。古柏虬枝探向宫墙外。一株老藤攀着亭角,垂落几叶新碧,点染前朝丹青,护城河收尽晚霞,琉璃顶隐入碧落……

少年们屏息凝神,仿佛穿越层层时空,踏上了历史的中轴线。指尖轻触铜缸——铜铸飞鹤凝望时光流转,静静地在檐角延颈鹤望,石砌脊兽身负石碑,默然驮起百年历史沧桑。每一方澄澈金砖,都倒映过无数兴衰更迭;每一缕游走宫苑的风,都曾拂过帝王冠冕上的垂珠。站在此地,人便立于历史的漩涡中心,呼吸之间,皆是文明的厚重回响,是文化的源远流长。

当夕阳熔金,为神武门巍峨的轮廓镀上温柔的余晖,大观园中花魂诗魄的浸润尚未消散,紫禁城宫阙千重的磅礴又已注入胸怀。一日之间,仿佛在文学宇宙与历史长河之间完成了一场神圣穿梭。这一日,他们并非仅仅是风景的过客——那些亭台楼阁与金瓦宫墙,早已化作无声的典籍,将中华文脉的幽深与壮阔,悄然镌刻进心中。

这穿越千年的课堂,终以宫门夕照作结。我们深知,再辉煌的殿宇亦需后来者的目光点亮,再璀璨的文明亦需年轻的心跳延续其脉搏。学子们转身离去的身影,如此轻盈却又如此深沉,他们携走的,是历史与文学馈赠的星火;前方铺展的,是属于他们的、必将亲手续写的崭新长卷。(文 | 实验班学生 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