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统一部署,我校高三、初三年级正式开学复课,1300余名师生回到期盼已久的课堂,重启“线下”校园生活。
早晨6:30,师生们陆续进入校园。校门口,以党员为主体的体温检测组教师、医务人员为师生们安全入校筑起了第一道防线。入校的同学们都戴着口罩,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间隔一米排着队,经过人脸识别和体温检测后有序的进入校园。同时,住宿生经过红外测温仪检测后从宿舍楼走出。学校领导也早早来到校门口,迎接第一天正式复课的同学们。
根据“错峰开学、错时上课”的要求,高三年级和初三年级分别在7:15、7:55开始上第一节课。师生均佩戴口罩,学生单人单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最大化,门窗保持常开状态。
各科教师坚持“面向全体、不落一人、分类施策”的原则,分析学情,对学生居家学习的情况进行摸底,根据线上教学期间学生学习效果和个体差异,采取串讲复习、分层教学、集中辅导等形式,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
中午,住宿生到食堂有序就餐。学生们进入餐厅后依次使用公共手部消毒智能雾化装置排队洗手、领取餐具,选餐后各自在指定餐位就座,面朝同向间隔用餐。
30日上午,呼和浩特市副市长乔允利、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占峰、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刘玉琦、基础教育处处长曹轶明、学校安全管理处处长张波、呼市赛罕区副区长韩权芬、内蒙古师范大学疫情防控督查评估组尚来有、贾世琦等领导及我校联防联控单位代表在校领导陪同下,视察我校开学复课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广播电台全区“新闻联播”、内蒙古广播电台“交通之声”等多家媒体对我校开学第一天进行了采访。
为了迎接开学,我校党委高度重视,严格遵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统筹安排、科学指挥,在校园全面消毒、师生健康监测、人员物资保障、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过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开学第一天整个校园秩序井然,师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和学习中,校园又充满了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景象。
3月29日下午,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志刚通过直播课的形式对高三、初三年级全体学生进行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培训。
张志刚利用丰富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疫情防控科普课、学习成长励志课、立德树人思政课,不仅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性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倡导学生“做自我防护的小卫士”,还引导学生增强大局意识、法治意识、纪律意识和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文字:周瑶 图片:樊文强 张博文 审核:张志刚 郭璇 )

学生有序进入校园

学生有序进入校园

人脸识别、体温检测

人脸识别、体温检测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校领导到年级组了解一线教学情况

分管教学副校长苏猛、教科处副主任郭继成和呼市教研室物理教研员李勇随堂听课

课堂场景

洗手消毒

排队取餐

一桌一位就餐

午间进入宿舍测量体温

领导们了解人脸识别同步测温系统

领导们了解发热学生临时留观室

张伟校长汇报开学复课准备工作

张伟校长与我校联防联控单位代表交流

校长张伟接受媒体采访

付金泉副校长(左一)接受媒体采访

治保处主任赵成堂接受媒体采访

教务处副主任王治国接受媒体采访

现代教育技术处副主任李晓波接受媒体采访

我校学生接受媒体采访

3月29日上午,校党委书记乌仁图亚布置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实地培训体温检测组工作人员

副书记副校长张志刚在录播教室主讲“开学第一课”

学生在本班教室聆听“开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