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师大附中多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日后学业和文体的“两开花”打下坚实的基础。从附中走出的学子,不仅仅有着优异的成绩,更有着各方面均衡和谐的发展体系。附中“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决定了附中教育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更决定了附中学子全面发展的美好未来。
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有关要求,切实促进高校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
“英才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并以此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内蒙古首届英才计划就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展开。张岳伟既是英才计划首批学员,跟随内蒙古大学的祁智教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生物学科培养,并于2018年于北京召开的“第二届英才论坛”摘得了“优秀学员”的荣誉。
张岳伟不止一次地回忆起陈老师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你们所做的这些活动,不仅仅是进行科研那么简单,与此同时,你们的同龄人将会看到,原来在我们这个年纪,还有人做着这样的事情!”
“英才计划”,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先驱者和探索者,为同龄人们擎起火把,让所有的青年们看清自己的力量,勇于向更高的山峰攀登。
在导师指导下,张岳伟与同伴徐昊达、郭超一同完成的《关于呼和浩特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研究》,使用了原子光谱仪、土壤分析仪等一系列高端精密仪器,完成了对呼和浩特市多点的土壤采集与分析,并得出了具有建设性的结论。英才计划结束之后,张岳伟与同为英才计划学员的郭超共同创办了“葉梓生物社”,并带领社员完成了一系列生物学实验,在学校开放日也展现出优异的附中学子风貌。
张岳伟不止一次地回忆起陈老师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你们所做的这些活动,不仅仅是进行科研那么简单,与此同时,你们的同龄人将会看到,原来在我们这个年纪,还有人做着这样的事情!”
“英才计划”,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先驱者和探索者,为同龄人们擎起火把,让所有的青年们看清自己的力量,勇于向更高的山峰攀登。
在导师指导下,张岳伟与同伴徐昊达、郭超一同完成的《关于呼和浩特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研究》,使用了原子光谱仪、土壤分析仪等一系列高端精密仪器,完成了对呼和浩特市多点的土壤采集与分析,并得出了具有建设性的结论。英才计划结束之后,张岳伟与同为英才计划学员的郭超共同创办了“葉梓生物社”,并带领社员完成了一系列生物学实验,在学校开放日也展现出优异的附中学子风貌。(文图/贾晋)

张岳伟参加“第二届英才论坛”

张岳伟和同学进行生物学实验研究

英才计划“优秀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