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初一历史组由亚茹、李磊、于凯三位教师组成,融合了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是一支“传承与创新并重”的梯队结构团队。亚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有5年教学经验,兼教初、高中,担任初中历史备课组长。李磊深耕教学9年,以热忱坚守教育初心,注重引导学生感知历史、培养思维,助力学生成长。于凯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专业硕士学位。团队通过“师徒结对”等机制,实现经验传承与教学创新融合,兼具学科底蕴与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稳中求新”教学特色。
【闭环协作,精耕每一课】

初一历史教师团队采用“四环五步”闭环教研模式优化教学:一是个人初备,主备教师基于课标与学情分析完成初设计,梳理知识点、分解任务与重难点,标注素养目标与策略;二是集体研讨,每周二和周四组内教研会以“主备人说课+团队辩课”细化设计,融合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建议,精确落实知识点、精准设计教学环节;接着是再次精备,主备教师根据研讨建议修订教案、完善学案,突出分层任务与思维支架;然后进行落地实践,课堂记录学生反馈,通过听课与复盘标注生成性问题;最后教学反思,根据学情改进设计与任务布置。该流程实现“研-教-评”一体化管理,兼顾标准化与个性化教学需求。
【教学与反思同行,成果实践与革新】

学期开始前,初一历史教师团队已经完成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涵盖新授课、复习课和习题课共11课时基础内容。从历史时间表述、概念解释、逻辑演进等学科专业方面,到知识体系梳理、问题任务设计、板书展现等教学内容方面,组内教师深挖细节、严抓落实,形成“备课清单+基础学案+辅助课件”协同的教学资源包。
经过前三周教学活动,历史教师团队反思学案从设计到实践的问题,集体研讨商定新版学案内容编排,快速找到解决路径,制定由“考案”向“导案”的转变策略,深化课前、课中、课后的高效布局,更注重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从死记硬背转向灵活思考与运用,使课堂上学生更专注于听和思考而非单纯记录。
【深化“六有”课堂,践行育人理念】
本学期,团队依托学校“六有”好课堂深化教研:推行备课组内公开课常态化,通过“备、讲、听、评”机制提升课堂规范性与创新性;依据每周备课组活动统一教学节奏,优化学案与任务设计,贴合学情。同时,构建“三维双向”评价体系,契合学校办学理念,以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为落脚点,融入附中办学理念,助力学生形成相关能力与价值观,将“有思考、有生成、有成长”作为评价关键指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团队以梯队结构保障教学,以闭环教研提升效能,以素养评价推动发展,持续为学校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贡献历史学科力量。(文/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