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校庆华彩附中记忆 → 正文
附中记忆

“附中人讲附中故事”系列 | 郑力嘉《记忆中的倾城时光》

[日期:2024-05-31]     点击:[]次    


六月,盛夏晴空,艳阳高照。当体育馆外的垂柳依依不舍地亲吻着我们的额头时,礼堂前早已聚集了一大群人,仰起头,拿着手机,带着微笑和眼中若隐若现的泪光,搂着身旁的好友,按下拍摄键。而此时在礼堂中,校长正慷慨激昂地讲话,一字一句,触动着台上台下每个人的内心:“三年附中人,一生附中魂。恭喜你们,毕业了!”

……

梦醒了,枕头又湿了,梦境总是促使着回忆像开了闸的洪水一般,悉数涌上我的脑海。两年,离开那里已经两年有余了,我还是数度在梦中回去,回到那天,那个场景,再回到刚入学,回到三年间我们朝夕相处的每一天。师大附中,我的高中生活,因在这里度过而更加丰富多彩,我的人生,也因有她相伴走过三年而更加温暖。毕业后的每次回归,都会唤起无限记忆,那些只属于我们附中人的倾城时光……

73A0A

高中时光

谆谆教诲——铭记师生情深

我很庆幸遇到我的班主任。她尊重我们的想法,爱护我们的自尊,兢兢业业地总结我们经常出错的每一种题型。总含在她口中的鼓励的话语是我们在高考前舒缓心情的最佳良药。她将高考前一年的时光全部奉献给我们,却无暇再去管她即将小升初的儿子。还记得三模考试失利,成绩一落千丈的我在她办公桌前猝不及防地落下泪水,她带着一贯治愈人心的笑容拉着我的手,说相信我的实力。还记得因为一些矛盾我们惹她伤心,不坐在最前排,也不太会说话的我在第一时间递上纸巾,那一刻我没有想过该以什么身份向她道歉,只觉得好心疼她。站在她身边,我劝她开心,一如当初她劝我那样。

我很庆幸遇到我的数学老师。从小,除了数学,我各科成绩向来名列前茅,数学拉分严重导致我总成绩永远上不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高一,我一度以为我再也学不好数学,高考必将败在数学这里。是她,干脆利落的说话风格,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讲课方式,严格的课下训练监督,将偏科严重的我带到了年级第一。从那以后,数学成绩再没下过120分。我的数学老师,那不仅是一位教授学生认真负责的教师,也是一位培养女儿慈爱贤惠的母亲,更是一位面对病痛勇敢乐观的女性。高三的我们作业太多写不完,落下了数学,她铿锵有力的批评好像能穿透墙壁传到隔壁班,震得整个班鸦雀无声。我们想办法逗她开心,临毕业时送她礼物,她对我们亲切的称呼又会让我们每个人想叫她“妈妈”。若无她,我的数学会是我毕生的短板;若无她,我竟从来不知道女性有一颗坚强如斯的纯净心灵。

我很庆幸遇到我的地理老师。她常常带着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的喜悦踏进班门,将她可能耗费了几个夜晚总结出的有助于记忆,有利于理解的方法告诉我们。她德才兼备,除了地理,还懂音乐。她能与我们学在一起,也能玩在一起。我清楚地记得,直到毕业前,她为我们讲完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的那一刻起,我们才开始后悔没能好好珍惜与她相处的时光,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到了要与她告别的时候。记得当她在黑板上写下四句话时,那是我们班面临毕业时唯一一次流泪,“高考在即,加油!分别在即,珍重!前程似锦,努力!老师的祝福,永远!”。曾经的每一节地理课在那一瞬如过电影一般在我脑海中一一闪过,好像那时我们方才明白老师一直以来的苦心,那时我们才知道真的要说“再见”了。记得高考前她在考场门外送考,笑着鼓励我:“考题一定全是你会的!”那一刻,紧张的情绪一扫而空,我心里只留下了老师和蔼的面容和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每一堂地理课。

我很庆幸,我遇到了附中这些至善至美的好老师。记得高考动员,他们花费两个月的时间拍摄了那部足以震动全市中学和媒体的电影《青春不说再见》。首映礼那天,尽管影片只有短短40分钟,全场却潸然泪下。印象中,他们就是这样,秉持着不给我们施加太大压力的信念,以各种方式默默地做着我们不知道的努力。当我们用心去感受时,方可体会到埋藏在谆谆教诲下的那份深情。问及原因,可能他们不会高喊“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类似口号,他们只愿自己的学生能有更光明广阔的前程,起码对得起双亲,不辜负自己。

谊切苔岑——难忘同窗同心

我有最好的搭档,他是我们的班长。他学习刻苦,善于思考和规划。他是老师口中“一天能往办公室跑好几次”的好学生,是家长会上老师的重点表扬对象。他心地善良,也诚实憨厚,第一次当班长轻而易举地就在班中树立起了威信。作为文娱委员的我和他经常共同负责每一次班会的组织与比赛的策划。记得高二时的朗诵比赛,学校对此项活动历来给予高度重视。从任务布置下来那天起,我们一次次地找老师阐述想法,向全班征集稿件,带着同学们一遍遍排练,甚至请来了专业的播音老师做指导。比赛那天,一篇《让爱暖人间》的朗诵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伴着六月暖阳,七月流火,八月金秋,九月飒爽,我们让潺湲的溪水汇聚成无垠的大海,让微茫的萤火点亮了璀璨的星河。那一天,我们的节目赢得了二等奖。我因此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是我和我搭档共事以来最大的收获。

我有最好的同桌,她是那样热情四溢的女生,也因此人缘很好。我换过无数任同桌,她是一直陪我到高考前的最后一任,意义非凡。她做事严谨,思虑周全,日常的一言一行体现出的完全是超出同龄人的成熟稳重。她的开朗与我的内向性格互补。我们的关系其实没那么好,也称不上好朋友,却也一起去东巷吃过饭,给对方买过生日礼物。我们之间,有一种别样的默契和亲密。也许,这就是属于同桌之间独有的感情。大学里,随机选择的座位不会再有固定的同桌,我会时常想起她,想起那些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片羽时光。

我有最好的朋友,她是值得我学习的好榜样。她是班级的一股清流,无论教室里如何吵闹,走廊外怎样嘈杂,她永远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坐在那里安静地看书,不受外界任何干扰。图书馆、实验楼和操场是我们在活动课常去的地方,我给她讲数学,她帮我练英语,偶尔一起分析文综卷,偶尔出去散步谈心。关于学习中的困惑、高考的压力以及未来的理想,我们是彼此最好的倾诉对象。站在操场的看台上,我们还曾相约着做对方的伴娘,许着未来小孩干妈的诺言……

我想,这一生大概再也不会有那样一段时光,每天心无旁骛,只埋头于书本;这一生大概再也不会有这样一群人,三年如一日地陪着我,朝着同一个目标奋力拼搏。我很庆幸在附中的三年,结识了一众志同道合的好友。人生路上知己难遇,谊切苔岑,贵在同窗,也同心。

博观约取——惟愿厚积薄发

高考,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三年前来到附中,我便知道,附中会为我铺就一条通往高考的成功之路。附中,学风淳朴,师生亲和,在这里生活三年,附中的一切从未让我失望过。还记得高一刚入学时,一大批新生挤在逸夫楼前看分班名单,我找到我的名字踏入相应的班级。那时,我知道,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却都因那个共同的目标齐聚此处。我可以说,三年来,我无愧于心,从未辜负过在附中的一分一秒。用知识充实自己,用书本武装头脑,是我一直以来的原则。不管是高一时的九科,还是分班以后主攻的六科,我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经常为了一道题或一份卷几次往老师办公室跑,经常在活动课也一刻不敢松懈地复习知识点,也经常为了精致地完成作业忍着困倦熬到深夜。上课聚精会神,笔记严谨准确,一遍遍地重复只为了使知识的记忆如同我们常常一学就会的歌词那样深刻地印在脑子里,一直保留到高考。高三时,我们没有和其他年级学生一样长的假期,却有比其他年级多出几倍的作业量,甚至那一年的除夕夜,有那么一部分包括我在内的学生都在学习中度过。备战高考,是一件既拼体力也拼心态的事。那时候,每天背着枯燥乏味的政治提纲,记着纷繁复杂的地理位置,重复着极易混淆的历史事件,人人都喊着“好累”“我能不学了吗?”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人生中还会有比那时更单纯、更执着的时候吗?高中过后,你会发现,再也没有老师会日日监督你学习,再也没有家长时时在耳边唠叨,也几乎没人再与你同心,不顾一切地朝着同一个目标奋力前进……当你所厌烦的生活有一天突然结束,并再也不会有第二次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怀念,甚至自问“曾经为什么没珍惜?”对附中,我充满感恩,是她带着我博观约取,只为高考那一刻的厚积薄发。

高中,一切开始的地方。有好多个“第一次”从这里开始:第一次对老师有了如对母亲一般至深的眷恋;第一次与朋友交心,将最不能说与人听的秘密告之于她;第一次尝到一种甜蜜的滋味,温馨的回忆惊艳了岁月;也第一次为一个人落泪,有过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同样有好多的“最后一次”伴随高中生活的结束:最后一次课间操,听着主任常说的“操做得好,高考就考得好”;最后一次运动会,在夜幕降临时用手机为运动员照亮赛道;最后一次大扫除,从未如此认真地扫过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也最后一次聚会,端起酒杯,只愿彼此万事胜意,一切安好……附中,她像家。无论三年中,在哪儿留过足迹,和谁许过约定,与谁有过摩擦,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我记忆中不可复制的一段倾城时光。对她的感情,不是简单一个“谢”字可以表达的。如果真的要谢,就谢谢初中那个努力的自己,换来了中考的成功,将我带到了附中。如果可以,我多想回到这里,我们再听一堂课,再谈一次心,再携一次手……

梦又醒了,这一次,我笑着醒来。因为母校过生日了,我好像又看到了礼堂前的垂柳,看到了那些阔别已久的故人,看到了食堂黑叔温暖的笑脸,听到了陈大爷“注意安全”的声声叮嘱……我回来看她了。这里经装修改造,已焕然一新,可我永远都记得她原来的样子。无数校友对她的感情经年不移,常驻心间。从这里走出,我们个个前程似锦,如今再相逢,我们带着母校殷切的期盼,祝愿母校永远幸福。

DAF9A

郑力嘉,汉族,1999年出生,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中。爱好是音乐,擅长古筝、声乐、演讲。在校期间曾担任班级文艺委员,学习成绩较为优异,曾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毕业后考入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